• Leitende Marke der Polyurethan-Verbundmaterialien weltweit
  • Gute Materialien zum Wohle der Gesellschaft
  • Experte für ökologische Funktionsmaterialien
安利

新闻资讯

NEWS CENTER
empfehlen

为中国制造贡献合肥力量 ——专访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宋国权(来源:合肥晚报)

为中国制造贡献合肥力量 ——专访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宋国权(来源:合肥晚报)

  5月25日,世界的目光聚焦合肥。

  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合肥举办,来自全球的政商领导将在这里云集,星光璀璨。

  在中国版图上,合肥已然从江淮小邑成长为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,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,正朝着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”阔步迈进。回首来路,合肥制造业已经从最初零零星星的手工作坊,发展壮大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,成为中国制造业重要一极。

  获批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以来,合肥以务实的精神、积极的作为获得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的点名表扬,这是5月里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,更是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华美序章。

  今天的合肥如何惊艳四方?

  有实力才有底气。记者专访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宋国权,听他介绍荣光背后的故事、感受合肥实力与诚意,更对合肥充满自豪与期待。

  “合肥制造将迈向更高层次”

  记者:最近,合肥“喜报”连连,“合肥制造”得到了来自国务院、省政府的点名表扬,也在朋友圈引起不小的轰动,不少网友也在纷纷为合肥点赞,能不能跟读者分享一下荣誉背后的故事?

  宋国权:进入5月份,合肥确实是“喜事连连”。这些荣誉,让合肥倍感振奋的同时,也深感责任重大。

  还清楚地记得,2017年4月17日,合肥成功获批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,正式成为制造业“国家队”成员,当时心情还是很激动的。

  合肥的入选实现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实现自身发展的统一。作为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获批意义重大,对企业更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“利好”。国家工信部明确,现有工业转型升级、技术改造、智能制造、“两化”融合、化解产能过剩等政策和专项资金都将优先支持试点示范城市。

  这既是国家和安徽省赋予合肥探索创新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迈向中高端的重大使命,也是合肥借势推进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,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。

  当前合肥正在积极争创首批“中国制造2025”国家级示范区。国务院已明确,要将目前已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实施的简政放权、财税金融、土地供应、人才培养等有关政策扩展到示范区。比如,经批准可将省级相关投资审批、外资管理、经贸合作等权限下放至示范区。合肥将通过全力争创,争取更多政策和制度上的先试先行,为“合肥制造”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。

  记者:现在合肥的制造业结构是什么样子?获批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之后,合肥如何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就?

  宋国权:通过多年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、制造强市战略,合肥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战新产业为先导、高新产业和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。

  获批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对于合肥制造业来说,既是充分肯定,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。瞄准推进高质量工业化的目标,合肥正围绕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绿色制造、精品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等“五大制造”的转型升级路径奋力前进,为“中国制造”贡献合肥力量。

  在推动“合肥制造”跨入更高端的过程中,合肥一直是不折不扣的“行动派”。

  比如市委、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合肥市建设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领导小组,联合印发了《合肥市建设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(2017-2019年)》。

  再比如,整合全市相关政策,出台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政策意见,在普惠性新型工业化政策基础上,加大语音、光伏、集成电路、新能源汽车等专项产业政策力度,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支持产业发展。

  进一步提高“中国制造2025”投资引导基金使用效益,相继设立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、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、智能语音创业投资基金、集成电路产业并购基金等。

  与此同时,合肥还可以说是“扎实派”,做好了推动制造业发展的“顶层设计”,围绕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建设提出的“3411”产业体系,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,通过深入实施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,推动工业能级整体提升。

  2018年是合肥建设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的全面推进之年,合肥将一如既往、再创辉煌。

  “他们是当之无愧的‘合肥骄傲’”

  记者:去年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.5代线正式投产,引领全球电视面板业快速进入8K时代,可谓“石破天惊”。这样的“合肥成就”还有不少吧?

  宋国权:你说的没错,我还可以给你举几个例子。去年12月,晶合12英寸晶圆项目成功量产,打破国产面板芯片几乎全靠进口的局面,实现了“中国芯”合肥造;今年5月10日,康宁合肥全球首条10.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实现量产,使合肥能够生产全球技术最先进、尺寸最大的玻璃基板;安徽先进制造业“一号工程”——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首款纯电动SUV也即将上市销售。此外,彩虹合肥光伏玻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投产量产,长安汽车二期、长鑫DRAM存储器、通威年产2.3GW晶体硅太阳能等项目加速建设,这些都是合肥的重大项目,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  与此同时,骨干企业的发展也可圈可点。比如,联宝电子成为我市首家规模超500亿元的单体企业,连续三年蝉联全省第一大进出口企业;科大讯飞获批建设首批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,与互联网巨头BAT携手组建人工智能“国家队”;华米科技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,实现了皖企在美上市“零”的突破;阳光电源逆变器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,产值同比增长36.1%。2017年,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1137户、同比增加40户;亿元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2%、对工业增长贡献达到116.1%。安利股份等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“制造业单项冠军”。

  可以说,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“合肥骄傲”。

  记者:合肥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,如何推动科技资源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,发挥1+1>2的作用?

  宋国权:合肥是国内唯一一个同时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的城市,可以说左手“科技创新”、右手“先进制造”,这是抢抓发展机遇得天独厚的优势,也考验着市委市政府的“决策智慧”和相关部门的执行能力。

  合肥把握政策机遇,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。现阶段,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了不少新进展,中科大先研院、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、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。

  接下来,合肥还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“万千百”工程(注:万条数字化生产线、千个数字化车间、百家智能工厂),新培育15家“智能工厂”、150家“数字化车间”,探索制订地方和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标准,实施对标工程。培育10家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军企业,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项目建设,探索创新网络化协同、个性化定制、分享制造、线上增值等融合发展新模式。

  合肥将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,既瞄准国际标准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又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推动产业低端提升、中端崛起、高端突破,构建动能接续的产业迭代体系。

  “拿出最大的诚意吸引人才”

  记者: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,人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,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制造业,合肥在招才引智方面有什么新举措?

  宋国权:2016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,“合肥这个地方是‘养人’的,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,是创新的天地。”两年来,合肥牢记总书记嘱托,让“养人的合肥”提供更加滋润的土壤,倾情打造“养人”之城。这里不仅有“哈佛八剑客”追梦科学岛创新报国的时代佳话,还跻身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前三甲。目前,在肥工作“两院”院士108人,国家“千人计划”等各类专家274人,科技人员86万余人。

  2017年6月,合肥推出“人才新政20条”,今年4月份正式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》,未来七年内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,从引进人才、培育人才、创业扶持等多个方面推出多重优惠政策,吸引各类人才在肥创新创业。合肥优越的创新环境、就业环境、人文环境、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,不仅赢得了高端领军人才的青睐,也吸引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的加盟,因为这里有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,可以让“英雄有用武之地”。以合肥的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,前者集聚人才2万多人,后者已经引进海内外产业人才1400多人。

  记者:目前,合肥的人才新政落地情况如何?

  宋国权:我可以很诚恳地告诉大家,合肥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来吸引人才,为人才的落户以及发展提供了保障与平台。

  根据人才新政,合肥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、优势主导产业、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,以及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,定期发布人才目录,面向全球引进急需紧缺人才。

  这些人才来到合肥,不仅可以享受到生活补贴、住房补贴,创业的话还能拿到项目资金补助,另外有专业的众创空间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贴心服务。

  合肥将大力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落实“最多跑一次”要求,建设一体化人才智慧服务平台,实现网上统一申报、统一受理、统一审核、统一拨付,方便各类人才在肥创新创业。

  此外,合肥还将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发布“合肥人才创新创业报告”,定期开展人才发展环境满意度调查,完善人才工作绩效评估和征信体系,逐步建立人才项目评审“全程纪实、责任留痕”制度,增强人才评价公信力,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。

  人才新政出台之后,合肥旋即进入了实施阶段。市人社、公安、财政、科技、房产、数据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,立即对政策进行了分解落实,确定了平台建设和项目申报流程,明确了任务完成时限和工作节点。

  根据目前的计划安排,6月底人才新政平台有望上线运行。

  “生活在合肥很惬意很幸福”

  记者:吸引人才重要、把人才留下来更重要,合肥有什么样的秘籍让市民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和更强的幸福感?

  宋国权:城市更美好、群众更幸福,这是合肥最朴素的理念,也是一直坚持不懈的追求。

  作为合肥市民,我的总体感受是在合肥生活很惬意很幸福。

  比如,大家都很关注环境、关心空气质量,过去一年,合肥完成植树造林3.45万亩、城市绿化1534万平方米,绿化景观更加美丽,完成精品特色园林项目108个、面积达560万平方米,新建花境430处、面积10万多平方米,成为全省唯一PM2.5和PM10双下降的城市。

  再比如,合肥建设了一批集阅读、活动、展示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阅读空间,满足了市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,非常受欢迎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、开放各类城市阅读空间29个。

  还有,每年都会根据居民的需求新建多所幼儿园、中小学,不断提升教育质量,办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
  记者: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召开,我们将以什么样的面貌迎接世界的目光?

  宋国权: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合肥拉开大幕,其意义之大、规格之高、规模之大,都是我省前所未有的。作为大会的承办地,合肥市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的部署要求,在场馆保障、安全保卫、论坛举办、项目对接、环境整治、氛围营造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,迎接八方贵客的到来,相信这将是一届成功精彩的盛会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将利用近水楼台的机会,在这样难得的平台上,广交朋友、牵手合作,不仅要展示“合肥制造”的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,还要充分展现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、人文风采、美丽环境和发展前景,让全世界认识一个更好的合肥。

  5月的合肥温润宜人,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都能感受到合肥的清新与干净,尽情享受新鲜呼吸带来的舒畅,我想这是合肥这么多年坚持生态建设不动摇带给市民的福利,也是带给宾客们的最直观感受。

  我同时代表市委市政府以及全体合肥市民,真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能够多在合肥走一走、看一看,体会合肥“目之所及的美丽”,感受这座城市发展的实力、涌动的热情以及澎湃的动力。

返回列表